第859章 郎情妾意-《红楼琏二爷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见贾琏还要勉强,她立马道:“二哥哥难道忘了,今儿一天都要听钗儿的吗?眼下可还没到子时。”

    她这话说的颇为认真,还特意不叫“表姐夫”,就是在提醒贾琏,别忘了约定。

    贾琏撇撇嘴,倒也不再说什么,只是摸了摸宝钗的脑袋,宠溺道:“好吧,还真是个一板一眼的丫头。”

    说完自己跟着阿沁去了。

    宝钗终于松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今儿一天,她已经做出太多出格和违背自己行为准则的事情。

    眼下离开大船,回到宅院之内,她终于恢复了全部的理智。

    深知不能什么事都听从贾琏的意思,否则她早晚有一天,变成另外一个自己都不认识的人。

    于是给了莺儿一个眼神,招呼着她回屋。

    她有些事情,需要找莺儿验证一二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晚上,贾琏在前面的书房内阅览文书。

    忽听门外有人说话,然后就见宝钗端着食案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贾琏瞅见上面是一个瓦罐并一副碗勺,就知道是美人见他操劳,因此做了羹汤来慰劳他。

    于是笑着对她招了招手。

    “这么晚了,你怎么还没睡?”

    “原本是要睡了。听说表姐夫你还在书房办公,便让厨房做了些鸡汤。

    表姐夫可要尝尝?”

    宝钗举着案,来到贾琏身旁。

    虽然按照约定,她今日可以不用叫贾琏姐夫。

    但是她可不是真的一点不解风情,一板一眼的人。

    于她而言,贾琏的喜好,才是她行为做事的最大准则之一。

    况且除了今日之外,往后都要这般叫。既如此,多叫一日少叫一日又有何区别?

    还不如尽快熟悉,如此叫顺口之后,自然就没那么难为情了。

    贾琏对于宝钗的识趣自然很高兴,于是笑道:“正好我也有些饿了,你帮我盛一碗出来尝尝。”

    宝钗点头,将食案放在一旁。

    贾琏伸头一瞧,见到罐子里除了鸡块之外,还有些什么人参、枸杞、当归、黄芪之类的东西,立马咋舌道:

    “这汤应该是你做的吧?”

    宝钗一笑,也不回话,只从瓦罐里盛汤。

    其实宝钗并没有认真学过什么厨艺,只是她从小杂学旁收、博闻强记。

    触类旁通之下,也能做些素手做羹汤的事。

    但是她做这些都是有针对性的。

    从小到大,除了父母之外,她也就为贾琏这一个外人做过这样的事。

    而贾琏可是知道宝钗许多杂七杂八的东西都精通,连药理也通。

    因此一见到这些壮阳益气的补药,就知道是出自宝钗的手笔。

    见宝钗默认,他便调笑道:“看来今儿还是没有将我的钗儿收拾妥帖,倒叫她小看了去。因此她才故意做这羹汤来,立意是叫我下回更努力了?”

    尽管宝钗不是很懂男人在这方面的敏感,但是她理解能力极强,因此听到贾琏的话,脸颊微红的同时,连忙解释:

    “不是这样,我只是觉得今儿表姐夫有些操劳,因此才在汤里放了这些。

    表姐夫若是不喜欢,我下次就不放了。”

    好吧,解释了还不如不解释。

    贾琏一把夺过汤碗,狠狠地道:“放!怎么不放。

    合该多放一些才好。”

    说完,贾琏也不用瓷勺,直接就碗大口大口的喝起了鸡汤。

    宝钗见状,知道贾琏误会深了,不过这个时候她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。

    于是便略过这一茬,主动看向贾琏面前的册子,问道:

    “表姐夫这么晚了在为何事劳心?”

    贾琏道:“还能为什么,自然是为了给造船筹措资金。”

    宝钗纳罕:“表姐夫既然是为了朝廷办事,怎么朝廷不给经费?”

    贾琏笑了笑,将汤碗放下,牵过宝钗的手,道:“朝廷,也有朝廷的难处。”

    宝钗闻言倒是觉得此言大有道理。

    一家尚且有一家的难处,何况是偌大的朝廷。

    想着贾琏为朝廷办事,朝廷还需要他来筹措资本,而贾琏言语间却毫无怨意,只是竭力做事。

    难怪都说皇帝喜欢差遣他。如此能臣,岂能不叫皇帝喜欢?

    贾琏见宝钗眉宇间全然在替他思索的样子,心里不由笑道:果然是精通世俗经济的蘅芜君。
    第(2/3)页